东营港是中国国务院批准的国家一类开放口岸,位于中国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东营市东北部,地处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,于1997年建成。
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新区,与全国的开发区相比,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:一是区位优势突出。东营港地处东北经济区与中原经济区、山东半岛与京津塘地区交通通道的中心控制点,位于黄河入海口以北50公里处,北距天津港90海里,东距龙口港72海里,距大连港122海里,与河北曹妃甸、秦皇岛港隔海相望。东营海域等深线密集,是渤海湾泥质海岸建设深水大港的天然良址。早在90多年前,孙中山先生就在他所著的《建国方略》中预言:“当整治黄河工程已完成之日,此河口将得为航洋气船所经由,自然有一海港萌芽于是。”东营港是环渤海从龙口至黄烨1000公里海岸线上的区域性重要港口,在渤海湾西南岸及山东省港口布局中占据重要位置。二是交通非常便利。东营港出渤海湾与国内外各港口相通。开发区与各大城市都有高等级公路连接,距济南、青岛只有2小时车程,距北京、天津分别为3.5小时、2.5小时车程。通港铁路、环渤海高等级公路正在规划,东营机场已开通至北京、上海、重庆、大连等地的航线,达到4D级标准,港区已成为 环渤海交通大通道的重要一站。三是港区一体特色明显。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依托东营港建设,港区一体,以港带区,以区促港,有利于相互促进、同步发展。四是土地资源充足。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后备土地资源最多、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,规划范围内全部是尚未开垦的国有荒碱地,适宜发展各类临港产业。五是淡水资源富足。黄河在东营入海,流路稳定, 多年平均径流量228亿立方米,港区一次性蓄水能力达1.17亿立方米。六是电力供应充足。区内已建成110千伏变电站一座,变电容量达到11.3万千伏安;正在建设220千伏变电站,变电容量可达48万千伏安,可以支撑大规模开发建设需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