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草房作为胶东半岛的特色古老民居,最早起源于青岛、烟台、威海一带沿海,在中华民族博大精神的建筑宝库中,可谓独树一帜。近年,伴随着乡村城市化的发展,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民纷纷弃旧居、住新楼,许多古老民居都在“旧村改造”中消失了。海草房却在这种背景下大量保存下来,摇身一变,成为乡村旅游的特色民居,更成了荣成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。目前,荣成共有9.5万多间海草房,零散分布于沿海的317个自然村。这些海草房最古老的已有300多年的历史,而保留完整、规模较大的海草房村要数烟墩角村和东楮岛村。
烟墩角村位于荣成市俚岛镇,是个依山傍海的小渔村。小村的东面有一座崮山,像一面墙遮挡着黄海的风浪。海水绕过崮山脚,在村南面形成一弯月牙形的避风港。每年冬天,数千只大天鹅就在村前的这片海湾里越冬,使这个小村闻名遐迩。“住海草房,吃渔家饭”成为烟墩角村的旅游特色。
东楮岛村位于石岛开发区宁津县,是胶东地区海草房保留最完整的村庄之一。传说此村创建于明朝万历年间,一群躲避风浪的朝鲜渔民在此落户建村。这里拥有丰富的以海草房为主的历史文化遗迹、民间传说和渔家民俗。这个海边渔村分为新村和旧村。新村的楼房位于村庄东部,是村民的生活区。旧村是旅游村,在村子的西部,有保存完好的海草房600多间,被誉为“中华生态民居的活标本”。漫步在小村的大街小巷,就像经历一次时光穿越,私塾小学、杂货铺、豆腐坊、咸鱼铺、拴马石……
古风犹存的荣成海草房,见证的不仅仅是历史,更传承了中华民族勤劳、智慧、质朴的传统美德。